微课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10 13:04:30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微课教学设计-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1

一、教学内容

认识和了解指纹,指纹的特点.种类及功能,

二、教学目标

1.让幼儿通过自主发现了解指纹的种类和用途,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不相同的。

2.简单了解指纹的特点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指纹的种类及特点和作用

难点:解说词汇“指纹”,介绍指纹形状,指纹的形成过程解说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演示法.引导发现法.总结总结归纳法

五、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

六、教学内容及过程

(1) 导入新课: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手上都有一个秘密,找找看是什么秘密?让幼儿

观察自己的小手

(2) 学习新课:

1.引导幼儿认识指纹

1*了解指纹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教师指着手指肚)这里叫手指肚

2*仔细看看你的手指肚的皮肤上有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有细纹)这些细纹我们叫它指纹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指纹

1*你个旁边的小朋友比较一下,你两个的指纹一样吗?

2*请小朋友用手指蘸印泥将指纹印在纸上

3*请幼儿用放大镜观察自己手上的指纹和纸上印的指纹说一说指纹是什么样的,像什么?

3.讨论指纹的形状

指纹的形状有:箭形 水波形 漩涡状

幼儿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一生都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指纹辨别人

4.发现触摸过的地方能留下指纹

1*教师演示蘸有红色印泥的手指触摸玻璃杯,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

教师: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2教师演示不蘸印泥去触摸这些东西,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

(会不会留下指纹呢?)

教师:我们用眼睛看不到,也会留下指纹,会留下许多汗孔,从汗腺分泌出的汗通过汗孔到达手,手指上的汗碰到物体时就会留下指纹

(3)归纳总结:教师:你们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了!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给大脑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够那么得心用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

(3) 布置作业:手指印画

我们一起用我们可爱的指纹做一副手指印画吧!(让幼儿用手指沾上印泥印出各种图案)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2

柔美的花瓣,丝丝吐露的花蕊,雍容华贵、国色天香。你眼前的这些牡丹花都是用皱纹纸手工制作成的,是不是可以称为妙手生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制作牡丹花。

一、材料与工具:

材料:黄色皱纹纸、红色皱纹纸、绿纸条、绿色亮光纸、细铁丝

工具:剪刀、尖嘴钳、固体胶、双面胶、叶片模板

二、制作过程:

1、做花蕊。取5×5厘米黄色皱纹纸一张,横纹方向折叠两次,用剪刀把两边三分之一处剪成细丝状。

2、做花朵取15×15厘米红色皱纹纸六张,纹路对齐,以1厘米宽度,像折纸扇那样一正一反折叠整齐。然后将两端剪成圆弧。把花蕊放在花瓣中间上面,用细铁丝的一端把花蕊与花瓣扎紧,然后把花瓣从里向外一层一层逐一翻起。边翻边整理,使花瓣曲折自然,错落有致。

3、做花萼剪一张5×5厘米正方形绿色亮光纸一张,对折两次,再三等分折,用铅笔画好轮廓线,剪去阴影部分(如图1-1),展开即成花萼,涂上胶水,花枝铁丝穿过花萼中心,并与花朵底部粘合。

4、做叶片先把亮光纸对折几次,然后用叶片模板剪出6对叶片,剪6根15厘米长的铁丝。因铁丝粘贴比较困难,可以先在一张叶片中间粘上双面胶,用双面胶把铁丝粘住,另一张涂上胶水,相对粘牢,做成一片叶子,同样方法做成6片叶子。然后取一片叶子,用绿纸条涂上胶水绕裹叶梗,然后可以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按逆时针方向转动铁丝,从上到下缠绕下来,在距叶片底部4厘米的位置,同时把另外两片叶子放进,继续缠绕下来,在末端涂上胶水,固定住,组成一组叶子。另外三片叶子也组成一组叶子。

(叶片模板)

5、组装叶子。从花萼处开始,用绿纸条涂上胶水绕裹花梗。按照上面叶片缠绕方法缠绕。在绕到6厘米处,先把一组叶片放入,继续绕裹,再绕至10厘米处把另一组叶子放入,继续绕完即可。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初步了解一些象形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认识本课的生字,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匀称。

2、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并能想象相应的画面,陶冶情操,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蜡笔、毛笔等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师:小朋友们,经过上学期的学习,我们已经背诵了许多古诗,你们还记得吗?下面就让我们来展示展示吧!(指名背诵)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为了表扬你们,下面就让我们继续走进《识字3》一起去欣赏美丽的大自然,好吗?(看视频)

1、观看视频。

2、师: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3、师:对呀,看到这如诗如画的风景,老师都想把它们画出来了,你们知道老师最想画什么吗?

三、教学儿歌

1、配乐范读儿歌。

师:老师读得好吗?给老师来点掌声呀!小朋友们想读吗?老师要问小朋友们,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2、读懂儿歌,读出感情。

(1)自由读。

师:下面就请小朋友们打开课本第9页,大声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儿歌。(强调读书姿势)

(2)同桌互读。

师:您能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一听吗?读书建议:如果同桌的小朋友读得好,你就夸夸他,如果读得不好,你就帮帮他。

(3)检查儿歌中的生字词。

……此处隐藏15423个字……读流利。

2、试着结合课文理解“彤云密布”、“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描写这场雪的,写出了这场雪的哪些特点。

4、提出思考后还不理解的问题。

三、汇报交流

1、小组交流。

(1)小组成员合作读文,检查是否读流利,难读的部分集中练习。

(2)交流自学要求中的第二、三、四个要求。

2、全班交流。

重点交流:作者写出了这场雪的哪些特点。交流时,先读特点,再通过读相应部分,说说是怎样体会到的。使学生体会到主要特点是“大”。如课文第四自然段,不仅写了雪景的美,通过“厚厚、万里江山、挂满、堆满”等词说明了雪大;第五段,不仅是写孩子们的快乐,通过“堆雪人、打雪仗、树枝上的积雪”也写出了雪大。

四、小组内互查学习生字情况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自由读课文。先说说喜欢哪一部分,为什么喜欢?

三、指导朗读

1、朗读指导要点:

(1)第三自然段,应读出夜静、雪大。“一会儿就白了”,“只听见雪花簌簌地不断往下落”、“咯吱一声响”等句,应认真体会并读好。

(2)第四、五自然段,不仅要读出雪大,还要读出雪美、孩子乐的意思。

(3)第六、七自然段,应体会到作者快乐的原因“这场大雪十分及时,一定会给明年的小麦带来丰收”,读出作者联想到此的喜悦的心情。

2、学生再练习读。

四、一场雪固然给人们带来许多好处,可是你知道作者为什么满怀如此强烈的激情来赞美这场雪吗?

随文阅读小资料:

《瑞雪图》选自峻青的散文集《秋色赋》,写于1962年。1960一 1962年,正是我国遭受自然灾害的时期,当时粮、棉歉收,国民经济遇到了暂时的困难。 1962年的冬天,、作者在胶东半岛的农村,看到了这人冬以来的第一场大雪,联想到“瑞雪兆丰年”,心里无比喜,写下了这篇短文。的确,这第一场雪,是我国经过三年困难时期重新走向富裕的第一个喜人的信号,怎不让人高兴呢!

加上自己新的体会,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六、课堂练习

1、在两首写大雪的诗中,任选一首背诵下来。

第一首: 夜雪

自居易

己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第二首: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2、收集有关资料,结合课文内容,试写一篇说明雪的作用的短文。

《瑞雪图》教学反思

《瑞雪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第七册第十二单元的精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雪后景色的美丽及作者的联想,体会作者的喜悦心情。

本着本课的教学重点,我在教学中这样设计:先用一段精美的动画瑞雪图把学生由晴朗的现实引入大雪纷纷、银装素裹的雪境中后,引出本节课要学的《瑞雪图》,并通过学生质疑定标。接着在导学达标环节中,我以学生读为主,先后设计了三次读:一快速读,初步感知雪的特点:雪下得大,雪下得及时,雪后景色很美。二精读、研读,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日如何表现雪之大,雪景之美,以及为什么说这是一场及时的大雪。三激情朗读,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在读期间,我制作了一组配乐雪景图,让学生既放松心情,又在观赏中更加对雪的喜爱。最后,我设计了抄、背、画、查、吟的课外拓展训练,使课堂知识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情进一步升华。

通过课堂展示后学生的表现,我认为这节课是比较成功的。课后慢慢想来,这节课成功主要得益于课堂教学中把新课标中的新理念作为教学的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想学,乐学。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学“答”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学“答”为主、学“悟”为主的教学方式,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现出来的观念不同,课堂效率也不同。以往课堂多体现教师、学生一问一答,学生围着教师转,这种方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我始终以学“读”为主、学“悟”为主。学生读:粗略读、研读、激情朗读、配乐读;教师读等多种形式的读。然后通过学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的学“悟”为主的方法,完成了学习任务。

二)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了和谐共进的互动氛围。本节课中,我改变过去自己高高在上,统帅课堂的作风,走下讲台和学生共同学习、交流,成为学生的朋友、伙伴。如在研读的过程中,我俯下身子,走近学生,和他们一块读,一块画,帮助他们,使他们在教师的半扶半放中顺利达标。又如在朗读训练中,我把自己当作孩子们一员,和他们赛读,让课堂成为我们师生共同展示才华的舞台,也让学生真切感受我是他们的学习伙伴。

三)恰当适时地运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唤起了学生与作者的共鸣。本节课辅助教学的精彩其一是开始的激情导入。用一段精美的动画,从形、声上一下把学生带入了雪的氛围。其二是学完雪后美景后,设计的一组配乐雪景土,不仅让课堂气氛轻松,学生身心愉快,更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深深的喜欢雪,想要赞美雪。

四)课堂上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俗话说“十个人中,有九个爱听好的”,作为孩子,那就更不例外。本节课中,我注意恰如其分地运用激励性语言。如学生在质疑中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我立刻说:“你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我赞赏她:“读得真好!老师仿佛置身于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齐读得棒,我便说:“老师也被感染了,想美美地 读一读”。又如学生朗读表现不好时,我首先肯定优点:“读得不错”,然后提出希望:“若能将‘嗬’读得不仅能表现出惊异,还能表现出赞叹的意思来那就更棒了!”通过这一句句发自发腑的赏识、激励,浒墅关在课堂的表现更自信,并不断地追求成功,学得更主动了。

虽然有令人欣喜的成功,但也存在着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自控能力较差。课堂中不能恰当地控制浒墅关学习的激情,使学生在好学地方用时太长,导致时控失调,前松后紧。

二、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明显。主要表现在研读课文时自学提示的难易程度适于中上等学生,对于学困生,学习困难较大。虽然说在研读过程中自己也俯下身子为部分学生点拨,但仍有个别学生学得吃力。针对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在教学中首先增强时控掌握能力。教学设计中明确时控,在课堂中,教师精讲、少讲,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展示。同时多学习、掌握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能见好就收 ,力争使课堂时控恰到好处。其次,多研究每一个学生认识接受能力,并在教学设计时依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能力,设计分层要求、训练,使各类学生都能吃得了、吃得饱。总之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还要进一步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不断完善每堂课的设计,因材施教,分层要求,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高兴。

《微课教学设计-范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