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教学设计

时间:2024-05-27 09:21:20
将进酒教学设计

将进酒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你知道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我们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将进酒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将进酒教学设计1

【教学设想】

1.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余光中)。李白的诗是唐代诗坛上的巅峰,他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所称道。《将进酒》是一首鲜明体现诗人风格的劝酒诗,李白饮酒悲歌,一吐为快,既有大济苍生的理想又有怀才不遇的苦闷,但李白傲世的态度和豪放不羁的个性又使全诗悲而不伤,忧而不愁。用教材教,使学生分析鉴赏古诗的能力更上一层楼。

2.李白的诗歌最适宜朗读,《将进酒》气势磅礴,可以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学情分析】

1.学生对李白的诗歌比较熟悉,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

2.学生对诗歌的深入挖掘和鉴赏能力较弱。高三的学生必须加大这一方面的训练。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感情充沛的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2.能学会夸张的创作手法

3.能感受到作者情感的大起大落,体味到作者坚定乐观和蔑视权贵的精神

4.能独立鉴赏课文

【重点难点】

1.能联系以前的知识独立鉴赏诗歌

2.能抓住诗人的感情变化

【教学策略方法】

1.朗读法

2.分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直接从课文题目入手,解释“将”的读音和意思,让学生讲讲自己对李白有哪些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放录音示范朗读

2.学生集体朗读和个别朗读

(教师点拨朗读时注意感情的变化)

3.疏通文意

三、自主研读,鉴赏课文

1.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明理由

(教师要适时点拨鉴赏方法,要有自己的预设诗句)

2.结合文本,找出表现诗人态度的词,说说作者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3.诗人喝酒的目的是什么?课文中哪里可以表现出来

四、三读文本,深入解读

1.夸张在哪里体现?有怎样的作用?

2.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李白的豪放飘逸?

五、作业

背诵全文

六、板书:

感伤——洒脱——愤激——豪放

将进酒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理清诗歌中诗人情感变化的线索,背诵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李白,这个名字我们并不陌生,他是一位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诗人。那么,李白在我们的心目中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用李白的诗说一说,你对李白的看法和认识。

明确:“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我心目中李白是一个浪漫,而且很有志向的诗人。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豁达、自信的诗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在我的心目中的李白是一个不慕权贵、豁达的诗人。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我心目中的李白是一个豪迈豁达的诗人,他的诗气势磅礴,浪漫主义想象力非常丰富。

今天,我们就再次通过一首诗来认识一下我们心中的李白和诗中的李白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况,一起来吟诵和欣赏李白的这首千古佳作——《将进酒》。

二、吟咏诗文

1、诵读本诗,提出两个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清句读。请大家尝试自由读一读。同时在读的时候,将发现的问题批注在书的旁边。

2、找同学来吟咏一下。适时的进行吟诵指导。

三、情感分析

1、刚才大家在吟咏的时候大多注意了感情,“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这首诗李白是借用乐府旧题,来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它是一首抒情诗。那么,李白的抒情诗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李白的抒情诗是很豪放飘逸的、想象丰富、豪迈瑰丽。

2、在这篇诗文中,你是如何把握这些特点和诗人的情感的?(找出文中表达是人情感的字眼)

明确:悲、欢、愁

3、从哪你读出诗人的“悲”?

①“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暮成雪”。

明确:李白悲的是什么?人生易老,时光易逝。转眼之间满头的青丝已经变成了满头的白发。

这首诗写于公元752年,据此推算,李白此时已是年过50的老人,韶华易逝,怎不叫人感而生愁?另外,中国古代的文人在面对着永恒的大自然的时候,也经常生出这样一种感慨,尤其是那些有着远大宏伟志向的人,当他们的这种志向不能够得以实现的时候,报国无门的时候,更容易产生这种人生易老的感慨。从诗经到楚辞,到古诗十九首,再到历代文人墨客都在感慨人生苦短。这个“悲”字,悲的是人生苦短。

②那么开篇的那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和它并举又有什么作用?这不是多余的吗?

老师有一点不理解:我们都知道黄河是发源于高山之中,那也就是“黄河之水山上来”作者却说“黄河之水天上来”不是毫无道理吗?

明确:作者这里是使用夸张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③夸张是李白浪漫主义的典型表现之一,看看这篇诗文中还有哪里有夸张?

明确:“朝如青丝暮成雪”“会须一饮三百杯”“斗酒十千”“五花马,千金裘”“万古愁”。

④第一句除了运用了夸张之外,我们看看还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先来看一下古人对于 “流水”这一意象常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长歌行》有诗云:“百川东入海,何日复西归”

《念奴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三国演义》“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流水”意象——以江水的永恒对比人类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

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

总结:以江水的永恒对比人类的渺小和人生的短暂——反衬。

以江水的流逝暗示时间的流逝——比喻。

由江水的永恒引发对人生的思考——起兴。

⑤这句话和白发有什么关联?

明确:(朝、暮,速度之快,都是极尽夸张的手法),先言 ……此处隐藏26622个字……饮酒和吟诗紧密联系起来了。李白是如何使他的酒和他的诗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又有怎样的感情倾注于其中呢?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将进酒》来走近他的诗酒人生。

二、自由朗读,把握诗意

(边读边结合课本注解,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1、自由朗读后,请一位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歌的主要内容。

2、老师和学生补充、整合答案。(多媒体显示)

这是一首劝酒诗,写的是诗人跟好朋友岑勋应邀到住在嵩山的另一位友人元丹丘家做客。三个好朋友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抒发情怀。

三、听听美读,说说感受

(一)美美地听——初步体会诗歌的句式和节奏的变化,并在课本上作适当的标记。(多媒体播放《将进酒》的配乐朗诵,同时,展示于本诗相关的画面,如李白狂歌图、黄河奔流图等。) (二)轻松地说——请说说在听完配乐朗诵后你对本诗的句式和节奏的变化的整体感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补充整合答案)

明确:1、句式:以七言为主,有长短变化。

2、节奏:随着诗情的起伏,时缓时急,忽高忽低,奔放而流畅。

四、多样诵读,品味诗情

(一)第一层

(多媒体显示)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老师范读.

2、 让学生说老师范读出的感情。

明确:“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壮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悲

因此,这一层要读出“悲壮”的感情来。(一开始要读得颇有气势,节奏要迅疾,后来渐渐缓慢生悲)

3、齐读第一层。(读出“悲壮”之情)

(二)第二层

(多媒体显示)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邱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1、请一名学生范读,其他同学边听边划出能体现感情的词语,并揣摩该范读同学对这一层的处理是否符合自己的想法。(他朗诵得符合你的想法的地方,要注意借鉴;不符合你的想法的地方,就注意在自己的朗诵中体现出变化。)

2、边评价边范读。(读得好还是不好?你觉得应该怎么读?请试一试)

明确:这一层能体现感情的词语有:“尽欢”、 “必有用”、 “还复来”、 “为乐”、 “三百杯”和四个短句等。从这些词语可以看出此时诗人的心情是非常激动的,所以应 该读出“欢乐”的感情来(情绪高昂,节奏逐渐加快)

3、齐读第二层。(读出“欢乐”)

(三)第三层

(多媒体显示)

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1、边分析边逐句读。(这一层是诗歌的主体部分,体现了诗人感情的大转折,因此必须在老师的设疑和引导的基础上来读)

提问1:“钟鼓撰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用醒。”意思是诗人以为富贵生活“不足贵”,并放言“但愿长醉不用醒”,可见诗人对豪门贵族怀有什么态度?

(学生讨论后)明确:鄙弃、愤懑。“不足贵”“不用醒”二语当用极强音读,以见其鄙弃、愤懑之深。

女生试读这两句。(读出“愤懑”之情)

提问2:“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中的“寂寞”和“留其名”体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又体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人说古代圣贤“寂寞”是为他们惋惜,同时又是说自己,流露出愤愤不平之情;因此,要在“叹惜”中读出“不平”之气。“留其名”又可看出诗人认识到自我价值后的自信和激动,因此要重读。“陈王”二句援引古人饮酒情形为例,诗人说陈王,其实又是说自己不过是怀才不遇借酒消愁而已。重音当落在“恣欢谑”三字上,因为这是欢中有悲,激动中有愤懑。

男生试读这四句。(读出“不平”和“激动”)

2、齐读第三层。(读出“愤激”之情)

(四)第四层

(多媒体显示)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1、自由读,边读边揣摩这一层的感情。

2、请试一试。

3、让试读的学生说说他为什么这样读。

明确:“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诗人反客为主,直命沽酒,豪放之态如见,宜重读;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诗人要将一切价值昂贵之物都拿来“换美酒”,真是狂放到了极点,应当快读;至“与尔同销”可两字一顿并放慢速度,再用夸张语调读最后三字,“古”“愁”之后皆当有延长音,因为这是全诗的高潮,须有强大的声势,才能显示诗人的飘逸的风格,不是一般的儿女愁情。因此,要读出“狂放”,这种狂放,从实质上看,是诗人的悲壮之重、欢乐之浓和愤激之深的集中表现。

4、齐读第四层。(读出“狂放”)

(五)朗诵全诗

1、展示全诗感情的起伏变化:悲壮——欢乐——愤激——狂放。

2、配乐齐读。

四、课外延伸,能力迁移

(多媒体显示)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日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这首诗在感情变化上和《将进酒》的相似之处,请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加以揣摩,运用“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自读此诗。

诵读提示:开头两句显示出诗人郁积好久的忧愤的心情,接着完全撇开“烦忧”,放眼万里长空,从“酣高楼”的豪兴到“揽明月”的壮举,展示出诗人的豪迈的胸襟,然后诗人又自比小谢,极为自信,然后,却又迅速地陷入“不称意”的苦闷中。感情也是起伏变化,也是忧愤苦闷中显现出豪迈的气概。

2、按照这首诗的感情变化,全班齐读。

五、课堂小结

我们通过“因声求气,吟咏诗韵”的方法,应该说,已经走进了李白的心灵世界中。诗歌就是这样,要想读懂它,就必须不断地朗诵。在朗诵中领悟,在领悟的基础上再诵读,如此循环,就可以逐步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联系李白的生平,我们知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李白的一个梦,然而,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李白面前时,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狂歌,他开始纵酒,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从《将进酒》中我们可以体悟到,对李白而言,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

《将进酒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