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说课稿

时间:2024-03-23 05:38:23
枣核说课稿

枣核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枣核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枣核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枣核》是当代著名作家萧乾表现海外华人思乡之情的美文。文章紧紧扣住思乡这一主题,以“枣核”为线索,一一记述了友人的思乡之情之恋之举,写友人“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总布胡同院里那棵枣树”,描写友人在异国他乡居住地精心设计修造“北海”的情景。所有的这一切都写得那么真切,那么精巧,无一句华丽的辞藻,却把这位友人依恋故土之心写得那么细致,那么深刻,感人肺腑。作者选材独具慧眼,裁剪精当,表现了深邃感人的主题:“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编者将其安排在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二单元,爱国情怀单元,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倾听爱国主义的赞歌,感受志士仁人的爱国情怀,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感情。学习本文旨在让学生了解作品叙述的具体事件,倾听海外游子的爱国心声,进而引发学生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情思。同时学习写人记事的方法:剪裁精当,结构精巧。

二、学情预估

由于八年级学生缺乏特定的情感体验,所以难以理解所谓的“游子心境”,教师宜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活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进而联系课文中同窗思乡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思乡心切的独特方式来体会海外游子的心境:身处异国他乡,心恋故国故土。

三、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饱含深情的语言

②学习课文以枣核为线索结构全篇的精巧构思

过程与方法

以朗读为主线,联系人物所处的生活环境,扣住人物言行品评人物,领会人物情怀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悟海外华人对故土的依恋之情,树立热爱家园、报效祖国的意识

学习重点: 文章精巧的结构,热爱故土的深情

学习难点: 理解美籍华人深厚的民族感情

四、教学设想

陈钟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递语言深处的美。”我想语文课必须在充分的课堂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能把握作品中的人物与事件,对作品中感人的形象、动人的情境和独特的语言,形成自己的感受、体验与评价,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为了“让学生在大量的语言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我设计了放声朗读、定向感知、思考解读、创意表达四个学习环节。

五、教学过程

预习设计:

1、自读课文,围绕“枣核”将课文分成四部分,并分别概括其主要内容。思考“枣核”在文中的作用。

2、在文中画出能表现同窗依恋故乡的语句,选择其中的两句说说你的理解。

(前者是为分析课文结构服务的;后者是为理解人物情感服务的)

(一)导入

课前播放音乐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渲染气氛。这首歌学生初一就已学过,伴着这熟悉的旋律,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一个关于“枣核”的故事(投影课题、作者)。想想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读一读,你一定会明白凝聚在枣核上的深情。

(设计意图:用音乐勾起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导入三言两语,留下悬念,让学生形成阅读期待)

(二)放声朗读

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法大声地练习读音。

落实如下词语: 蹊跷 掐 风烛残年 殷切 玛瑙 故弄玄虚 嫣红 匀称 感慨良深 不约而同 追忆 泛舟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句段的方式练习体会。

投影下列语句,学生表情朗读: 第1、3段,第7段最后4句

(所谓表情朗读,先引领学生辨别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由学生分析语句的节奏、停顿、重音、语调,通过朗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进而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这几句的选读,意在让学生体会枣核在友人心目中举足轻重的分量,无可替代的地位,同时也暗示枣核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为下面学生分析课文精巧的结构作铺垫。因为这是学习重点,课堂教学要从不同角度寻求突破。)

3、朗读时要体味作者的感受

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注意语速与重音,体味作者在最后一段里抒发的深层感悟,体会文章结尾画龙点睛之妙。

(三)定向感知

1、我们学习课文,首先要认识它。要从整体上把握它,要从不同的角度去体验它。这叫做认识课文,感知课文。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认识。每位同学都要力争与别人的说法不一样。你可以从文章体裁、故事内容、情节顺序、文章结构、人物特点、文章技法、给人启迪等等多个角度选取一个,来表达你的见解。

2、同学们默读课文,写理解课文的概括性文字,然后教师组织课堂交流。

(设计理念:教师的引言给学生明确的学法指导,把同学们引向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同时学会如何从不同角度把握课文,达到“授人以鱼且授人以渔”的双重目的。教师可视具体学情示例:这是一篇由枣核引发的故事。这是一篇展现海外游子依恋故土深情的文章等等。教师的示范只是一个例子,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整体把握全文。)

3、教师与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看法,重点突出课文精巧的结构。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和刚才选读的精彩句段,思考“枣核”在本文中有何作用?可先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再作答。

(学情预估:枣核开启了故事之门,联系了“我”和旧时同窗;枣核设置悬念:用途蹊跷、同窗故弄玄虚,利用枣核神秘的用途紧紧吸引读者;枣核在美籍华人朋友心中简直等同于故土,试种枣核是为了慰藉思乡之情;枣核是凝聚乡情的感情线索)

(设计目的:由面到点,由整体到局部,由感知到探究,循序渐进,理解课文,凸现课文的亮点,从而达成课标中所说的“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阅读要求。)

(四)思考解读

1、这是一篇具体叙述同窗言行的叙事文章,文章内容鲜活实在,读后情景历历在目,同窗的很多言行值得我们欣赏品味。(投影出“课中话题”:根据文章的叙述,同窗的哪些言行深深的打动了你,找出来并说说理由。)

2、同学们分小组进行活动,相互讨论

3、课堂交流,教师要对学生的交流进行中肯的恰切的评价,对学生讨论中不容易理清的问题要进行精要的讲析。人物的行动,诸如栽垂柳、植睡莲、垒假山、建北海,学生易找易解读,但人物语言中饱含的感人至深的力量,学生存在理解性障碍:“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好像是缺点什么 ……此处隐藏7550个字……的深沉情感,但却未出现“思”“恋”一类的词语,并且同窗的很多言行值得我们欣赏品味。,请跳读课文,看看同窗的哪些言行深深的打动了你,找出来并说说理由。

2、同学们分小组进行活动,相互讨论

3、课堂交流,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要对学生的交流进行中肯的恰当的评价,对学生讨论中不容易理清的问题要进行精要的讲析。)

“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语言)

“想厂甸、想隆福寺、想旧历年、想胡同枣树”(心理)

栽杨柳、养睡莲、堆假山,还想种枣树(动作)

重点引导理解:“家庭事业都如意,各种新式设备也都有了。可是我心上总好像是缺点什么。”这句话的深层含义。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采用了朗读感悟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研读文章语言,充分调动了学生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真正地感悟了老人是把思乡的感情寄托在这些事物上,寄托在这几颗看来普通平常的枣核上,与人物形成共鸣,让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身在异国,心系故土,“都如意”,“都有了”,也无法替代故乡的温暖,无法弥补心上的缺憾,这样解读人物,复活了她活生生的思想情感。学生超越了时空,做了一次精神的远行,与游子同行,与游子对话,透过这位友人,学生看到了整个华夏民族对故土的依恋之情,而且这种思乡之情也正是爱国之情的具体体现。到此水到渠成地落实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由点及面、归纳写法

这篇文章,表现的是一位远离祖国近半个世纪的美籍华人思恋故土的民族深情,为什么以“枣核”命题,而且,就这么几颗枣核,作者这样反复渲染,是不是有些小题大做了?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1) 从内容上看,枣核形象生动地寄托了思乡之情

(2) 从结构上看,枣核是本文叙事线索

(3) 从写法上看,是以小见大

师小结:感受生活,要由表及里,做深入思考;反映生活,要独具慧眼,从小处着笔,从大处着眼,寓情于物,以小见大,从一件小事中发掘出一个有深意的重大主题。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我们要学习这种小中见大的写法。

(设计意图:由点及面,总结写作手法,强化学生体会。)

(五)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将你对这篇文章的阅读体验写下来,作为内心的祝福感言送给美籍华人朋友,让海外游子倾听来自故国的美妙乡音。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既有利于学生再次对文本深入领悟,又能够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个性表达的意识和能力。)

(六)结语:

悠悠老人心,浓浓枣核情。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每一位中华儿女无论身在何方,心中惦记的永远是自己的祖国。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 . . .

(设计意图:这样的结语,主要是加深学生对文中主题的理解,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与依恋。)

(七)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一篇具有以小见大、以某物作为线索之特点的文章,与本文比较,并尝试用这种方法写一篇短文,不少于500字。

(设计意图:拓展阅读视野,学习并巩固本文的优秀写法,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学以致用。)

(八)板书设计

《枣核》 萧乾

索枣核,用途蹊跷

见枣核,如获至宝

说枣核,为解乡愁

议枣核,民族之情

思乡-----(以小见大)----爱国

(设计意图:这一板书展现了全文的脉络,突出了标题的线索作用,显示了主要的写作手法,表明了文章的中心,简洁明了,重难点突出。)

枣核说课稿7

1、自己导入:《枣核》是一篇朴实中见深情,平淡中显奇妙的华人思乡文章。这堂课,我们就重点学习文章饱含深情的语言。

(学生听)

2、互动研究

(1)提问这篇文章体现了友人思乡的深沉情感,但却未出现“思”“恋”一类的词语,请你们快速通读课文,找出表现友人思乡之苦的情感的词语,体会妙处所在。

(与学生讨论:殷切、托、劈头、感慨良深、那是……开、挑选、买、拉、堆。语言朴实,透过这些字词却能体现出友人思乡之情。)

(2)“年纪越大,思乡越切”说明了什么?

(与学生互动:游子心境无法填补的缺憾,是优越条件、优美环境等无法取代的乡土之恋,是改了国籍也不等于改了民族感情的伟大所在。)

(3)研读5——10段,品析下列问题。

“思乡之情”是一种情感,是一种情绪,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东西,可在作者的笔下,美籍华人的这种感情是那么可触可摸可感,生动具体感人。课文中从哪几方面来写它的呢?

(与学生互动:文章是用中国化的景物、独特的人物语言,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了,我们分析课文时是恰好相反,是透过具体的描写,来得出概念。)

文中写“美丽的山城”、“漂亮的小楼”、“精致的花园”、“美满的家庭”,是不是离题了?如没离题,叙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与学生互动:不仅没离题,而且起到了突出主题的作用,因为照理说越是家庭事业如意,越应该无忧无虑,心满意足,这样就更反衬了美籍华人朋友思乡之苦之切。)

(4)体会下面几段话中加黑的词语对表现中心思想的作用。

①、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

(与学生互动:“再三”,表达出索取生枣核心情之急切,表现出思乡之心切。“生”,为是了试种。)

②、拥抱之后,他就殷切地问我:“带来了吗?”我赶快从手提包里掏出那几颗枣核。他托在掌心,像比珍珠玛瑙还贵重。

(与学生互动:“殷切”,表达心情的急切与真诚;“托”,表达对枣核的珍惜程度;“珍珠玛瑙”,通过比喻加深了贵重的程度。)

③、那是我开车到几十里以外,一块块亲手挑选,论公斤买下,然后用汽车拉回来的。

(与学生互动:“几十里外”,老同窗不怕路途遥远;“论公斤买下”,老同窗不惜重金购置;“一块块亲手”,老同窗对此事的重视与认真。总之,表现了老同窗依恋故土的深情。)

(5)找出本文的中心句

(激励学生回答:作品的末段:“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这位美籍华人朋友抒发了绵绵无尽的思乡之情,可以用这句话概括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3、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探究练习。

(2)归纳“语言朴实但饱含感情的语言”的常用方法。

4、教学反思

七、作业处理

重点词语在第一课时导入介绍完作者及通读全文后督促学生熟读识记。探索练习在课后进行。其它的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应情况而定。

八、板书设计

作品标题、作者简介、识记词语、文章划分等主要内容。

九、教具准备

课题教案、说课稿、教材、辅助教材、白纸钢笔等。

《枣核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